最新新闻
气势雄浑 境由心生 ——品读楚石的山水画
2016-09-27作者:刘大为 来源:中国数字艺术馆

气势雄浑 境由心生 ——品读楚石的山水画

惟楚有材

书画篆刻家楚石以画炎陵山水而闻名。他的作品展示的都是炎陵山水自然风貌的雄浑苍厚、幽寂静穆,群峰层峦、一山一水、千嶂万壑,都散发着江南水山苍茫秀润的气息,诠释着炎帝神农氏5000年农耕文化与大自然的秀美,并将悠远的人文精神、山水魅力和绘画的艺术语言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当今中青年画家当中,很少有像楚石这样注重绘画作品的精神内涵,把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文人气象,而且能够将北派的阳刚大气与南派的峻拔秀韵相结合,形成了气势深厚而又意蕴幽渺的审美品格,这在当今画坛是难能可贵的。

楚石以炎陵山水作为自己的绘画创作课题。这给他的山水画抹上了一层浓重的人文精神色彩,也深深地烙上了5000年农耕文化的印记,作品增添了一份深远的文化内涵。

楚石在书法、篆刻、国画、诗词、楹联、散文等方面都卓有成果,已出版多部著作,艺术品位较高,这得益于他的学养、勤奋和悟性,楚石早年以书法、篆刻得名,在全国多次获奖。2003年他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王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王镛,毕业作品《武夷三姑小景》被中央美院收藏,在校学习期间而且以学生身份在中央美院讲授《诗、联基础》。

在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出从书法入画法,画从书出。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说:“中国画法从书法中来”,“欲明画法,先究书法”。楚石的作品笔法遒劲,苍厚凝重,刚柔相济,便是从书法中得来。楚石画树,百态千姿,穿插繁密,多以双勾法画枝、叶、干,其线条沉雄古朴,完全是将篆书的线条运用到画法之中。元代的王蒙曾说:“写画如同写篆书”。正是如此,读楚石的画如同读碑,有一股篆刻的金石味。

山水画的皴法最能展现一个画家的画风,楚石对前人山水画颇有见解,古人作皴法勾线多带有弧线,他的山水的皴法运用斜直线,交叉组合,然后沿皴的外轮廓或直线两端作点,层层积染。这是楚石在炎陵写生观察崖壁的一块块成条交错的石头结构而悟出来的皴法,同时,将董源的“点缀成形”、范宽作皴的“笔墨攒簇”、米芾的“米点法”、石涛“以点代皴”等技法都溶进了创作之中。他既师古人,又师造化,使绘画的语言得以升华。《秋山流泉图》、《山居溪云来》、《晓钟几杵穿云外、溪水一帘带雨寒》、《山寺秋声》、《幽居图》、《江村暮色》、《八面山高图》等便是这一画风的最好体现。

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语言的取向与选择,决定了画家及其作品的视野、品格和艺术修养。品读楚石的作品,无论是他的焦墨或细笔画,画面点线的皴、擦、勾、点,质朴而浑厚。笔墨繁而不乱,构图满而不臃,结构密而不塞,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作为体现地域特点的山水画,它的绘画形式已超越了炎陵山水的本身,寄托了一个画家对自然山水的情怀和山水精神的文化诠释。这便是楚石山水画的高度与深度的展现。他的《秋山云居图》、《罗霄山色图》、《炎陵山居图》、《大壑无声》、《危喦积翠图》、《夏山叠嶂》等作品所构成的笔墨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文化指向的艺术图式和中国文化气息。(节选)

(刘大为 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周富生《傲视天下》170cm×95cm
周富生《傲视天下》170cm×95cm
周传发《大吉图》70X70cm
周传发《大吉图》70X70cm
周传发《夏》70X70cm
周传发《夏》70X70cm
王浚山(求索)三尺整张-100cmX55cm
王浚山(求索)三尺整张-100cmX5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