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争座位帖》字长联 何绍基 湖南省博物馆藏
原标题:佳墨名楮纷相随
翰墨撷珍
七家机构典藏齐聚一堂
“佳墨名楮纷相随”,句出何绍基诗,乃何绍基对书坛前辈颜真卿的赞誉之辞。绝妙的是,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何体”的传人,同样不乏前仆后继。何氏一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足迹。11月24日,北京画院美术馆以何绍基及其在湖湘书坛的辐射与影响为策展角度,推出“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展览。此次展览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品汇集了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画院七家机构的重要收藏,涵盖书法、绘画、古籍、古印、诗册、日记等诸多品类,分为“且自低头诵经史(综合学养)、池边写字师前辈(皆为我师)、柔毫硬纸写无停(自成一家)、蝯翁门下萃群贤(书传湖湘)”4个板块。为广大观众走进书法世界,欣赏何绍基雄逸超然之书风,了解湖湘书家继何绍基之后的传承与衍变,提供了难得的观摩与品鉴机遇。值得期待的是,12月22日,齐白石书法展也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揭开帷幕。届时,湖湘双碧齐聚一堂,讲述何绍基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与分流,追寻齐白石书法风格的独成与溯源,共同探究二者与湖湘文化的关系脉络。两场展览将共同持续至2018年1月21日,为新的一年献上贺礼。
一代鸿儒
终以翰墨著称于世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人,乃清代重要书家,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少时即濡染家学,自喻“架上三万签,经史任所取”。观其一生,博洽多闻,立德、治学、从政、论艺皆有所长,且互为相通。他勤政爱民,为官刚正不阿;他潜心学问,治小学、好诗文、精于书道;他授业讲学,所到之地,文教蔚兴。不愧晚清名臣曾国藩如此评价:“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何绍基生活在一个碑学勃兴的时代,无论商周金文、秦汉刻石,还是六朝墓志、唐人碑版……皆为世人所重。在人人崇碑的风气下,何绍基的智慧就在于他能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各取所长。所以他的字既有北碑沉郁雄强的力感,又有南帖潇洒飞动的神采。为说明何绍基的取法来源,展览展出了他临写的隶书《华山碑》、楷书《道因碑》、行书《端州石室记》等,以及他所列举的自藏碑拓清单。这些对于还原何绍基真实的学书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他在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任职国使馆提调期间写就的《种竹日记》,花甲之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时给学生的课卷批语,学书之余怡情绘事的逸趣雅作。当然,展览同时也展出了他自成一家后,于楷则力厚骨劲、于行则沉雄峭拔、于隶则古茂朴厚、于篆则遒峻凝重的独到之风。
宦海沉浮
心存诗意与远方
何绍基从18岁开始专意科考,数年未中。直到37岁时才中榜湖南解元,本来殿试有望夺魁,但最终因“语疵”降为二甲第八名。在京十年,尽管政绩不凡,但何绍基始终未得道光皇帝的提拔和重用。道光二十六年,时年48岁的何绍基进书欲为三品以下大臣作传,遭到上司穆彰阿的严词拒绝。性格刚烈的他便即日辞去国史馆提调一职。待咸丰帝登朝,经人保举,何绍基得皇帝两次召见并委任为四川学政。他深感皇恩,并依圣谕,对“地方一切情形,访查具奏”。不过,言多必遭小人陷害。任期不足四年,即被朝廷削去官职,从此绝意仕途。
兴也以诗颂,哀亦以诗叹。何绍基的满腹经纶与文采飞扬始终在他的诗词中倾泻、流淌。被罢官后,他写《苦雨喜晴》心系民间凄苦,游碑林时,他作《中兴颂诗》激赞鲁公忠义。他以一个学人、诗人和读书人的视角,用诗歌记录了自己一生的行迹,尽收于《诗钞》之中。展览展出了清同治六年首次出版的《东洲草堂诗钞》,以及之后出版的《东洲草堂文钞》,再现了何绍基作为宋诗派的中坚力量。而他在诗中所提及的诸多次游历与远行,也将以多媒体的形式为观众生动展现。
书传湖湘
群贤纷纷承其衣钵
何绍基熔铸百家,开宗立派,成为碑学运动中第一位有效的践行者。他的书学创新对后世书坛以及湖湘文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湘军将领左宗棠、湖南旺门谭延闿、地方大儒王闿运、民初“南曾北李”之曾熙、李瑞清,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他们的书法,皆从不同角度传自何绍基衣钵。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自北宋兴建至清朝末年,学脉延绵,是湖湘文化得以承继的重要原因。展览展出了岳麓书院山长欧阳坦斋邀请何绍基为其父母合葬墓书写的《泉山墓表》,以及何绍基为贺欧阳坦斋七十大寿所作的楷书七言联。欧阳山长执掌岳麓书院27年,其门生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他的喜好,对于湖湘诸生而言无疑也是一种浸染。齐白石40岁前主要写何体行书,曾熙的篆隶皆源自何法神髓,李瑞清在其艰涩遒劲的基础上强调了颤笔的动作,谭延闿则在颜体的取势中找到了近世的楷模。展览以何绍基为引,贯穿了多位书家,希望能够以此个案梳理出湖湘一带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系。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为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划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