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祝圣寺。张勇摄/光明图片
徐霞客画像。资料图片
《徐霞客游记》书影。资料图片
“芙蓉万仞削中天,抟捖乾坤面面悬。势压东溟日半夜,天连北极雪千年。晴光西洱摇金镜,瑞色南云列彩筵。奇观尽收今古胜,帝庭呼吸独为偏。”这是被誉为“千古奇人”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描写云南大理宾川鸡足山的一首七律。徐霞客游历足迹遍及今天的21个省区市,不仅留下了大量赞美壮丽河山的优美诗篇,还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三迤大地,是徐霞客描述最多的地区。
日前,云南省政协召开“挖掘徐霞客游线旅游文化价值,提升云南旅游文化品位”专题协商会,围绕徐霞客游线旅游文化价值专题深入协商讨论,将徐霞客留给云南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一展现。
三迤大地上的霞客身影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经30年考察写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徐霞客在云南游历630多天,足迹遍及今10个州市50个县,所写的《滇游日记》有25万字,占《徐霞客游记》的40%。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陈庆江认为,云南是徐霞客考察时间最长、考察地域最广、所涉县区最多的省份,对云南的旅游具有突出的开拓性和引领性,他在云南的地理探索是云南地理认知历程中的丰碑,留下了一条条具有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凝聚意义的纽带。
“巍崖高巩白云端,翠壁苍屏路几盘。重阙春藏天地老,双扉昼扃日星寒。金襕浩劫还依定,锦砌当空孰为攒?何必拈花问迦叶,岩岩直作破颜看。”这是徐霞客在鸡足山写下的七律《华首重门》,赞美了鸡足山巍峨险峻、峰峦叠翠的美景,描述了这座佛教名山厚重的佛教文化氛围。徐霞客在鸡足山撰写了第一部《鸡足山志》,留下了3万多字的日记和25首诗。鸡足山成为《徐霞客游记》的收篇之地、徐霞客一生壮游的终点。
今年7月29日,由云南省委外宣办、云南省政协文史委联合组织的“寻踪徐霞客·大美彩云南——媒体重走霞客路宣传推介云南旅游文化活动”在鸡足山启动。记者们气喘吁吁地爬上鸡足山之巅,充分感受了徐霞客在游记和诗中描绘的四观八景和佛教文化。
站在鸡足山之巅,云雾散去,一览众山小,霞客踪迹历历在目。379年前腊月间,鸡足山东南方向的古驿道上,风尘仆仆地走来一个精神矍铄、身材瘦削的老者,后面还跟着一个挑着行李的仆人。老者就是徐霞客。他在游历考察了滇东、滇中地区后,从祥云进入宾川境内,经山岗铺等地到达鸡足山,次年北上丽江,然后折向西南到洱海地区,再往西经永昌府到达极边之地腾冲,在仔细考察了火山热海之后向东返回宾川,越过州城南薰桥,再次回到鸡足山,对鸡足山佛教流派、山川形成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记录,共计考察记录了36寺、22庵、34个静室和8个阁,对山中古迹、碑刻、摩崖进行了考识抄录,并应丽江土司木增之邀撰写《鸡足山志》。后因病情严重,木增派了八名纳西壮汉用滑竿将其送归江阴家乡,第二年徐霞客病逝。
“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在鸡足山山腰的静闻和尚墓前,记者们静立默哀。这里记载着徐霞客与静闻和尚生死不渝的友情故事。徐霞客与静闻从南京结伴前往鸡足山,在湖南遇盗,静闻伤重而死。临死前嘱托徐霞客将其尸骨和他刺血写成的《法华经》带到鸡足山。徐霞客历尽艰辛终把静闻骨灰及《法华经》送到鸡足山,安葬了静闻骨灰。
保护霞客路上的文化遗迹
青山依旧,霞客已去,遗迹难寻。徐霞客走过并在游记中记录的许多文化遗迹正在渐渐消逝。
“我小时候曾在这里看到过完整的悉檀寺,十分宏伟壮观,当年徐霞客就住在这里写游记和鸡足山志,如今什么都没有了!”宾川县政协原副主席杨树荣十分惋惜地对记者说。他的老家就在鸡足山下,对鸡足山的每片山坡每个寺庙都十分熟悉。徐霞客描述过的金顶寺、迎祥寺(今祝圣寺)已全面翻修扩建,面目全非。他曾长期居住的悉檀寺是明代鸡足山最大的寺院,毁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只剩下石壁墙基淹没在一人高的荒草间。
《徐霞客游记》描绘了明代鸡足山的繁盛状况,寺院、亭台楼阁等建筑在当时星罗棋布,唐朝以来历代都有高僧来驻山建寺,鼎盛时期达到108寺、常驻僧尼5000多人的宏大规模,但大部分寺院在“文革”期间被拆毁。近20多年来修复重建了部分寺院,已经恢复和正在恢复的寺院现有20余个,其他只剩遗址。游记中所记录的拈花寺、传衣寺、八角庵、玉龙阁、中溪读书处、中溪书院等遗址,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但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
“鸡足山上的文物寺院以前多数被毁坏,现在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有祝圣寺、金瓦寺、静闻墓等6处。我们正在做徐霞客游线上的文物普查规划,在保护好现有文物的同时,准备对宾川古道上徐霞客走过的犀牛望月桥、响水桥等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并争取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宾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张明告诉记者。
鸡足山寺院的变迁是云南徐霞客文化遗迹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对徐霞客游线文化遗迹的保护力度。据云南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处长余剑明介绍,云南徐霞客游线遗迹共有61处,其中45处得到较好保留的遗迹已经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了11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文物单位,今年将配合第8次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争取提高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
谋文兴旅的建言献策
“《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日记,是徐霞客留给云南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陈庆江感慨地说。
然而对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各界人士在思考。今年以来,云南省政协积极挖掘徐霞客旅游文化价值,推动徐霞客游线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
在今年一月举行的云南省政协全会上,省政协文史委提交了《关于参与徐霞客游线认证和申遗工作的提案》。该提案受到省旅发委、省文化厅和保山市政府的响应和重视。省政协随后由杨嘉武副主席带队组织政协委员到昆明、大理、丽江等地和江苏、浙江等省开展重点调研,探寻如何挖掘徐霞客游线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以此提升云南旅游文化品位。
今年的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宁海开篇404周年纪念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找行动”现场终审在浙江宁海举行,在云南省政协调研组的推动下,云南省泸西县、宾川县、富民县、丽江古城区、昆明西山区、曲靖沾益区6个县(市)积极参与申报,并入选成为第三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同时,云南省的鸡足山和珠江源设为徐霞客游线的“特殊纪念地”。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文产学院副院长林艺建议,要充分认识徐霞客人文品牌的重要作用,省内外联动形成共建徐霞客旅游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形成云南旅游文化范本。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范祖锜认为,发展旅游业最基础的是要提高文化品位,徐霞客在文化史、旅游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有非常高的地位,是40位“中华文化名人”之一,应该大力宣传、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昆明市政协常委窦志萍建议聚焦文化和旅游两个主题深入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从而为申遗、保护和利用徐霞客游线提供科学依据。
“今后将加大对徐霞客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组织工作,深入挖掘徐霞客线路的文化内涵,改变徐霞客游线沿线景点分散状况,将其集中整合宣传打造。”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江红当场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
(本报记者 张勇)